新东方在线网络课堂 在职硕士 新东方在线 > 在职硕士 > 在职硕士 > 正文

2014年在职硕士GCT考试语文真题(A卷)已更新

2014-10-25 11:55:42 来源:新东方在线发表评论

  (三)阅读下面短文,回答问题

  树木对我来说,一直是言词最恳切感人的传教士。当它们结成部落和家庭,形成森林和树丛而生活时,我尊敬它们。当它们只身独处时,我更尊敬它们。它们好似孤独者,它们不像由于某种弱点而遁世的隐士,而像伟大而落落寡合的人们,如贝多芬和尼采。世界在它们的树梢上喧嚣,它们的根扎在无垠的大地之中;唯独它们不会在其中消失,而是以他们全部的生命力去追求成为独一无二的自我;实现它们自己的、寓于它们之中的法则,充实它们自己的形象,并表现自己。

  再没有比一棵美的、粗大的树更神圣、更堪称楷模的了。当一棵树被锯倒,并把它的赤裸裸的致死的伤口暴露在阳光下时,你就可以在它的墓碑上,在它的树桩的浅色圆截面上读到它的完整的历史。在年轮和各种畸形的树干上,忠实地纪录了所有的争斗,所有的苦痛,所有的疾病,所有的幸福与繁荣,记录了瘦削的年头,茂盛的岁月,经受过的打击,被挺过去的风暴。每一个农家少年都知道,最坚硬、最贵重的木材年轮最密,在高山上,在不断遭遇险情的条件下,会生长出最坚不可摧、最粗壮、最堪称楷模的树干。

  树木是圣物,谁能同它们交谈,谁能倾听它们的语言,谁就获悉真理。它们不宣讲学说,它们不注意细枝末节,只宣讲生命最原始的法则。

  一棵树说:在我身上隐藏着一个核心,一个火花,一个念头,我是来自永恒生命的生命,永恒的母亲只生我一次,这是一次性的尝试,我的形态和我肌肤上的脉络是一次性的,我的树梢上叶子的最微小的动静,我的树干上最微小的疤痕,都是一次性的。我的职责是,赋予永恒以显著的一次性的形态,并从这形态中显示永恒。

  一棵树说:我的力量是信任,我对我的父亲们一无所知,我对每年从我身上产生的成千上万的孩子们也一无所知,我的一生除了为这传种的秘密以外,再无别的操心事,我相信上帝在我心中,我相信我的使命是神圣的,出于这种信任我活着。

  当我们不幸的时候,不能再好生忍受生活的时候,一棵树会同我们说:平静!平静!瞧着我!生活不容易,生活不艰苦。这是孩子的想法。让你心中的上帝说话, 它们就会缄默。你害怕,因为你走的路引你离开了母亲和家乡。但是,每一步、每一日都在引你重新向母亲走去。家乡不是在这里或者那里,家乡在你心中,或者说,无处是家乡。

  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,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。你如果静静地、久久地倾听,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,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,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,它是对家乡的思念,对母亲,对最新生活的思念,它领你回家。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,每一步都是诞生,每一步都是死亡,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。

  当我们对自己具有这种孩子的想法感到恐惧时,晚间的树就这样沙沙作响。树木有长久的想法,呼吸深长的、宁静的想法,正如它们有着比我们更长的生命。只要我们不去听它们的说话,它们就比我们更有智慧。但是,如果我们一旦学会倾听树木讲话,那么,恰恰是我们的想法的短促、敏捷和孩子似的匆忙,赢得了无可比拟的欢欣。谁学会了倾听树木讲话,谁就不再想成为一棵树。除了他自身以外,他别无所求。他自身就是家 乡,就是幸福。

  (选自赫尔曼·黑塞《树》,文字有改动)

  41.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,不恰当的是

  A. 教诲我们通过树木领悟生命的法则,但却不必成为树木。

  B. 通过对树木的沉思,表达人如何面对自己的生命及其苦难。

  C.肯定和欣赏树木的纯一、坚韧的信心和坚定的使命承担。

  D.借树鉴人,反省了人类“逃离”和树木“坚守”的矛盾。

  42.下面不符合文意的是

  A.树木是神圣的,它用自己的语言宣讲生命的真理。

  B.经历了风雨和打击,树木才能分享其幸福与繁荣。

  C.每棵树的年轮或树干都能忠实地记录其完整的历史。

  D. 追求独特、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是树木的生命法则。

  43.“赋予永恒以显著的一次性的形态,并从这形态中显示永恒”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( )

  A.树木的信念专注而坚定

  B. 树木的生命短暂而平凡

  C. 树木的形态独特而多样

  D. 树木的使命单一而永恒

  44.本文的语句运用了大量比喻,但用象征来表现全文概括性的主题。二者在文中的关系是( )

  A.主次 B。表里 C。呼应 D.递进

  45.文中树木的写法不同,既有总体性的概写“树木”,又有具体性的侧写“一棵树”。对

  作者这样写的用意,下面解释不恰当的是( )

  A.形成物理和人情的互补 B.以一带多,提纲挈领

  C.形成总写和侧写的波澜 D.形成外观和内叙的对照

  (四)阅读下面短文,回答问题

  老子的《道德经》是一部伟大的传世巨著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。在这部共分八十一个章节的书中,有很多地方谈到“有”与“无”的关系,如“为无为而无不为”(第四十八章)、“为无为,则无不治矣”(第三章)。在老子看来,“无为而治”正是治理的根本,是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。

  对企业和对任何群体来说,主要领导的个人领导风格和作风,往往体现在其经营之道中。这里虽无是非之分,却有高下之别,最终还是要以其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来检验。

  有些单位的“一把手”事无巨细,事必躬亲,且只凭自己的“一支笔”去审批才放得下心,成天忙忙碌碌,埋头于具体事务之中,难以摆脱。

  也有一些领导则相反,他们抓大事,抓大方向,在急剧变化的市场风浪中,明辨航向,指挥若定,这正体现了“无为”的领导风格。

  当然,一把手要能脱身于日常事务之外,其前提是要按分工授权其副手和部下。授权本身就是一种领导艺术。它首先要求一把手对企业业务的全局熟悉,然后具有识才、用才的眼力和魄力,做到知人善任,并对授权对象充分信任,做到有职、有权、有责,对他们主要实行必要的协调和监管。这样,主要领导人便可以主动地观察形势,抓住经营中的关键环节和主要矛盾去加以研究和处理。

  这就是《道德经》所说的,做到了“无为”才可以实现“无不为”。

  事实上,对任何群体来说,其成员的基本职能大体可分为操作层、执行层和领导层、决策层。对他们的要求各有侧重。前者面对的是具体业务,后者面对的是前进方向、发展战略。因此,前者更应关注做好细节,关注“有为”。而后者的任务则体现在无形而又影响全局、决定兴衰成败命运的战略思考上,这正反映了“无为”的特点与关键作用。

  只有有了“无为”的正确引导,才能使“有为”产生积极的实际效果,这正是《道德经》第四十章所说:“天下万物生于有,有生于无”。“有”是产生“天下万物”的物质基础,但产生“有”的源头则是“无”。这里所说的“无”并非一无所有,而是客观存在的、非物质的无形之物。例如,就企业而言,企业在市场和顾客中的形象、产品的品牌、诚信的口碑等等,这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,正是在具有了这些“无”的条件下,企业才可以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,创造出更多的 “有”。

  可见,无形资产比有形财富更重要,物质财富是由无形资产推动的。“有生于无”意味着“有”是由“无”所驱动,“有为”是由“无为”驱动的。抓住了“无为”才能驱动形形色色的“有为”。因此,“无为”决非“无所作为”,而正是推动事业不断发展前进而大有作为。

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,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,就对当时西欧的一些大型企业主要领导人、CEO有关他们时间和精力如何分配进行过一次有趣的调查。结果显示,企业的真正一把手,他们把时间和精力的40%用于思考研究企业的经营战略与发展战略;40%用于和客户、股东、供应商、销售商、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与内部员工打交道,把剩下的20%用来处理企业内部事务。

  由此可以看到,国际上企业界领导人也在实践中遵循着老子提出的只有做到“无为”才能实行“无不为”这一法则,使企业得以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。

  (节选自潘承烈《无为而治: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》,中国企业报,2009,有删改)

  46.下面做法中,不符合文中描述的“无为而治”的是( )

  A.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

  B.重视企业的前进方向和发展战略

  C.提高识才用才的水平,学会授权

  D.全身心投入市场调研与顾客沟通

  47.文中“一把手”和“一支笔”都使用了引号。下面选项中对两个引号作用的描述全部正

  确的是( )

  A.强调 引用 B.引用 特指

  C.称谓 特指 D.称谓 强调

  48.下面描述中,对文章理解正确的是( )

  A.《道德经》的内容已被国际上企业领导人广为熟知并实践。

  B.高层领导要想“无为”,首先要熟悉全局,做到知人善任。

  C.企业的操作层关注业务和细节是“有为”.也就是“无不为”。

  D.作者认为授权本身就是一种领导艺术,是治理企业的根本。

  49.文章采用的论证方法不包括( )

  A.引用 B.举例

  C.对比 D.归谬

  50.根据文意,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( )

  A.执行能力 B.决策能力

  C.沟通能力 D.业务能力



  真题推荐:

  2014年在职硕士考试真题与答案(陆续更新中……)

GCT英语:A卷 B卷GCT语文:A卷 B卷GCT数学: A卷 B卷GCT逻辑: A卷 B卷
分享到:

课程试听换一换

相关推荐

微博关注

版权及免责声明

1,"新东方在线"上的内容,包括文章、资料、资讯等, 本网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在线"的,其版权 均为"新东方在线"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,任何公司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。已经得到 "新东方在线"许可 的媒体、网站,在使用时必须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,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。

2, "新东方在线" 未注明"稿件来源:新东方"的 文章、资料、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,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,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"稿件来源"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如擅自篡改为 " 稿件来源:新东方 " ,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3,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。

  • 2015年公共管理【MPA】综合知识零基础全程班【数学、逻辑、语文】
  • 2015艺术硕士【MFA】英语高分速成班

热点资讯更多>>

实用 • 工具

交流 • 下载

  • 新东方在线论坛

课程排行榜本周本月

公开课更多>>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