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研二战换学校有两个方向:一是目标定的更高;二是目标调整的比一战低些。
把目标定的更高。虽然一战失败了,但毕竟已经有过一轮复习,出于这种考虑,部分同学可能会选择在二战时冲一个名校,相当于是用两年的复习量换一个更好的归宿。并且,随着我们对考研和就业理解的加深,读研目的会更明确,于是决定提高目标。这个的确是有些考生的做法,我们今天不做重点展开。
把目标定得比一战低。可能是一战目标过高,结果差距太大,二战时可以适当降低要求。当然也有少数同学是一战的院校只是普通地方院校,但因为失败信心不足,二战再次降低目标,这样的情况一般就不建议再调低了,因为研究生毕业终究还是要面临就业问题的,刚有硕士点的非常一般的院校很可能会有就业问题,并且一志愿报考此类院校意味着调剂无门。
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值得夸奖,也应该批评。夸奖是因为这个人很明显想做两手准备,他决定要考研,但又怕考不上,到时候错过秋招,春招又可能没有心仪的企业,最后就业只能委屈自己;批评是因为这个人考研的动机不纯,既然决定了要考研,就一心一意、背水一战,如果心里还惦记着秋招,那就只能是狗熊掰棒子。
但事实上,“考研期间要不要准备秋招”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,因为不管是考研还是准备秋招,学生的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,那就是拿到心仪企业的offer,或者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热。考研如果失利,就只能等待来年的春招,但鉴于民间普遍传言“春招都是秋招剩下的”,大部分学生为了抢占先机,都会紧盯秋招,考研失利的学生似乎就失去了挑选企业的权利。
当然,民间传言有待考证,大部分企业无论秋招还是春招,都会在高校举办宣讲会,只是招聘的岗位和人数确实会发生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