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希望保研成功,往往需要付出本科前面三年的努力,不断地获得那些“硬件”,然后在大四时拿到本校保研资格,就走上的保研的路径,直到获得被申请学校的复试机会,直到被录取,这个路子才算成功。
而考研则不同,前面两年多无需考虑,往往是大三下学期才开始准备,一般需要准备半年以上。期间的信息收集、选择学校及专业、复习备考等,主要靠自己。到了每年的12月参加全国统一研究生招生考试,也就是初试,过关后次年三四月参加复试,复试结果出来,直到被录取,这个路子才算成功。
从考生个人角度来说,一般人考研的话一般都希望考一所比自己本科院校更好的高校,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,学生通过考研的方式,说不定能够考一所更好的高校。所以从考生角度来看的话,是考研比保研好。
如果是同一个导师名下的研究生,一个是考研的一个是保研做比较的话,一般考研的学生都是从本校层次更低的学校考的,这些学校保送研究生的一般是本学院的学生,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,同一个导师名下的研究生保研的学生要比考研的学生好。
综合来看,两者的差异在于:保研前面三年付出很多,如果能够拿到保研资格,就容易成功,不过专业往往受限;而考研的努力主要集中在备考那段时间,但风险很大,胜负之数难料,不过完全可以选择跨专业。如果只想读研本专业(或相近专业),保研更好;如果想跨专业,特别是跨度较大,考研更可能实现。
保研名额其实是教育部每年根据情况下发的,一般都是在9月上旬公布名额,一般来说每年各个高校保研名额相对是固定的,不会有太大的变化,而网上统计的各个高校保研率也只是保研人数除以当年招生人数,不可一概而论。
既然教育部下发的名额是根据情况进行确定的,这也意味着实际保研名额会随着就业情况进行调整。比如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影响,这一年的就业形势非常不好,经常能在媒体上看到各种各样的公司倒闭、员工被各种解聘找不到工作的信息,在目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紧张的大背景下,为了缓解就业压力,教育部在此前已经明确发文表示对研究生招生进行扩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