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专业考研变数大,无定规,但就大体而言,报考还是有原则和规律可循的。
就考生而言,自学能力是跨专业考研的必备素质。其次,就是要有较强的学习适应能力,能够较快地投入新的专业学习并熟练掌握其学习方法。再次,就是要具备一定的领悟能力。因为在短时间内消化所考专业的内容,理解比记忆、应试更重要。
就报考科目而言,学问就更多了。第一,跨专业考研占有优势的学科一般是数学和外语,因为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首先在全国统考中就占了“便宜”。而且,理工类各门专业基础课都与数学相关,学好了数学,转经济、自动化、计算机就具有“比较优势”,基础也比较扎实。第二,相对而言,考生比较认同的规则是;理转文易,文转理难”。纯文科如历史、中文等专业更侧重于感性认识,所有专业都可尝试报考。但是文转理就不同了,高等数学就是第一个大门槛。所以,文科转理工科要慎行。
另外,转专业的方向最好遵守“就近原则”,即寻找相近专业或相关学科来跨。最安全的方法还是找同一门类下或同一基础理论下的不同分支,如化学转药学,数学转理论经济学,电器转电子,自动控制转电信,机械转力学,土木建筑转水利工程等。总而言之,最好能够在报考前找到专业间的“交集”。如果不是自身实力雄厚,切忌跨度太大。
拉长人生,其实这一年也不算做什么。每一次深蹲不也为了更好的起跳么?有人说,研究生毕业以后,也没多大的变化。其实,不用跟别人比较,如果你觉得,你的专业造诣、你目前的竞争力、你的思维逻辑和格局,会因为研究生学历和经历得到提升的话,那对于你个人来说是没有错误的。
女生选择二战考研的也大有人在。考研这件事,并不分男女吧?我甚至认为女生会天然面临相对较小的经济和生活的压力。对于考研,很多人的看法本来就是不同的,如果自己不考,放弃二战,会让自己留下遗憾,那就去勇敢的考。毕竟一个人活着,给自己留下太多的遗憾,貌似更像是为别人而活,不是么?所以,答案自己最清楚。列出来,就明了了。但是你既然问了,我觉得你内心还是想考的。